但是,我發現「把心關起來,我就無法感受。」當我見到敘利亞難民時,我看了介紹影片,我內心有好多起伏跟波度,但是封閉了自己的心,這些內心波動就沒辦法在我心中續航,那時我才驚覺,當我的心被我關起來了,我的憐憫、我的溫度,專屬於我的感性,全部消失了,我好害怕,我的心無力去感受新的事物,無法體會土耳其的種種風情。當下我很難過,自詡為一個出走的旅人,我卻如此封閉,所以事物帶來的震撼和感動,進不去我的心,就像有層紗隔著無法真正貼進我的心頭。我開始為自己找理由來原諒自己,我告訴自己「明天!明天我在把心漸漸打開!」我學著不責怪自己,我給自己一些時間去適應我到了土耳其的衝擊,身體會有時差要適應,心境也會。但我希望隔天的自己能打開心去體會土耳其的獨特與美。
隨著時間,我的心逐漸開啟,一件小小的事,或許是一個眼神、一個微笑就能感動我,我企圖用我的眼睛去記錄伊斯坦堡,我能感受了!我能感受人的熱情與伊斯坦堡的寒冷,我能感受這個城市專屬的步調與風格。原本我想用最快的速度了解這個城市,卻慢慢發現不用太急,因為我有很多時間一步步熟悉它,因為我又能用心感受每一個映入眼簾的畫面了,我可以細細品嚐一切。但是,我的心在旅途的尾巴又關起來了,我不太清楚原因,或許發現了有些人並沒有想跟我交心,所以怕受傷的我,又把自己的心收起來了,只是這次我找到了一個外衣去包裝自己,不讓別人發現這件事。對於心又漸漸關起來這個結尾我是難過的,但這就是我心情很細膩且最真實的變化,我想這何嘗不是種學習呢?在離台灣八千多公里遠的地方,卻讓我有機會離自己的心很近很近,想起Vika說的那句話「離家越遠,離我的心就越近」,我大概真的能體會了。
我想pintree這個活動不只高中生能成長,大學生也能收穫很多。每個人都是在旅行中的受益者,我在帶領心願卡工作坊的時候,那是我第一次心臟很快很快地跳著,聽大家說著內心的矛盾與掙扎,我的心跟著隱隱作痛;聽大家說著自己的成長,我的心跟著激動不已,那種感覺好奇妙難以言喻,我的心為什麼會跟著大家的故事痛著呢?我想淬煉是痛的,就像蚌殼要生出珍珠一樣,當一粒沙衝入了蚌殼中,蚌會開始分泌珍珠質,將沙粒一層層包裹,最後才會形成明亮潤澤的珍珠,那過程是痛苦的。那天我告訴大家「唯有你願意把心打開,自己才走得進去」,很開心大家都願意嘗試將自己的心打開,褪去了保護色,以最真實的面貌面對夥伴,我想那時的我就是跟著每一成員的生命經驗而痛著,而當故事到了轉折處,當我看著大家十六天的轉變,那顆為大家高興、感動的心,噗通噗通使勁地跳著,讓我快無法呼吸了,我用力槌自己的心臟跟夥伴說「我覺得我快不行了,心臟好像負荷不來了。」這樣的狀態是我的第一次,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,為什麼每個故事都像我自己的故事,我好像也那樣地經歷掙扎,我的感受也那樣的深刻。那心痛的感覺都還記憶猶新,老實說,我也不知道「心痛」這樣的描述準不準確,但是個不舒服的狀態,這個不舒服的狀態,是來自蛻變前的苦痛與掙扎,但大家在旅行中變了、成長了,那個不舒服的狀態將領著我們變成美麗的珍珠。我陪著大家經歷了淬練的過程,分擔著過程中的苦澀,這是我的成長,我感受到無比的激動。「十五天到底能成長多少?」那天我們共同解答了我一直存在的疑問。
改變總是在不知不覺發生,每次旅行都讓我感受到自己的渺小,世界太大,生命太過短暫,我害怕成為歷史皺摺中的過客,汲汲營營地想留下什麼,但跟著壯麗的美景比起來,我總是顯得太過刻意,我還在找一個重量一個溫度,一個以渺小的姿態面對這個世界的方式,我還在學習,學習如何當個旅人,也學習如何當個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