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外一次教案的經歷,在部落小學進行。半夜,我們踏上此趟車程,迷迷糊糊展開這個新篇章。一覺醒來,外頭景色搭著雨,透著寒意吹來的風彷彿帶我們進入另一個世界。抵達後踩著腳下泥土地,搭起休息的帳棚,確實很有「部落感」。通往小學的路橋尚未建成,我們真的如詩中「撐一支長篙」一般,渡河前往。一路上有簡單的部落攤商,看著我們認知為落後的地方,卻帶給我桃花源般的情景,我想這樣的風土民情,也是另一種幸福。
部落小學為新建,看上去很不錯;但也不禁讓我思考這樣好的模樣在這個相對資源貧乏的地區,可以維持多久呢?接下來的教案時間依然不容易,而且這一次不僅時間被縮減,甚至課程本身也被刪減。面對這樣有落差的變化,心中覺得好可惜、甚至有點疲憊。而這些陰霾又再一次被孩子們的陽光帶走。短短的時間內,他們或害羞或活潑,卻都與我們度過了開心的時光。
我突然意識到,這樣的變動與人生很相像;只有我們順應它們,好好發揮,才能夠創造更好的結果。午餐時,我們享用特別的手扒飯。或許因為我自己是原住民,所以我不但不排斥,還覺得特別親切!彷彿感受到自己部落中的滿足,很想大快朵頤。當晚舉辦了小小的營火晚會,唱著菲律賓歌謠,大家圍著營火一起聊天、說故事,共同度過了一個溫馨的夜晚。而後我們有機會烹煮了台灣菜來「報答」Paul一家人,但有些沒煮熟、有些調味失算,不過Papa Jun每一道都很捧場,連連誇讚,實在是不好意思。
當然,除了教案之外還有許多驚奇、快樂的體驗。比如跳瀑布,水真的很冰!但相較於生理,所有人的心理都很暢快;遊客和我們一樣戲水、跳台。當時雖然充滿對於水深未知的緊張,但還是鼓氣勇氣嘗試。雖然落水時我拉傷了大腿,也真的疼痛、受傷, 但我認為絕對值得。還有難忘的登山,我感受到筋疲力竭,但也沒有說任何一句怨言。從頭到尾一直告訴自己,爬,就對了。很累、很用力,但沒有放棄; 因為在途中,我享受著心的自由。攻頂後的美景就無需多語,也讓我第一次感受如此強烈的團隊感,一群人熱血地一起追求追求某件事,讓人感動。 而最最讓我放鬆玩耍的,莫過海島之旅。在樹屋休息,海洋廣闊又舒服,我愛海洋!玩水之餘還跟大家一起打了沙灘排球,機會難得,又玩得盡興,堪稱渡假。
旅程末幾天我們探訪了火災居民的避難所。 探訪期間,我們有機會分享勵志的故事與受難居民交流,有點懊惱自己沒有分享。因為我心想著我們的人生實在不一樣,擔心沒有共鳴。如果故事可能無法安慰他們,那還不如就用行動證明吧。 發食物、瞭解帳篷環境時雖然替他們難過,但我很快發現他們不需要同情。在一些空檔我和幾個孩子跳舞玩耍,從那些眼神我能看出他們的心靈富足,並且堅強過著生活。對他們來說,快樂很簡單;彷彿我們才是被療癒的人。每晚的工作坊也讓我吸收不少。比如我們創造一些安靜的時刻,鼓勵大家思考這趟旅行,並且尋找感受的根源;以及未來商店,交流著彼此的價值觀,讓我更瞭解團員個性、思想與追求的生活。一個團隊中每個人都不相同,卻又有一部份緊緊相連、甚至重疊,或許這就是緣分的奧妙,使我們相聚相識。
一路上儘管遇到不少挫折,甚至因為武漢肺炎的疫情關係而需要承擔他人異樣的眼光,這些難過仍然推動我們保持好形象,努力表現與謹守秩序。結果雖往往不如所想,但這趟旅程也讓我相信努力之下,一切自然的安排便會有美好的結果。